食用安全|保鮮紙切勿包「3類食物」 毒理專家揭:隨時食塑化劑落肚

食用安全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4/08/28 11:43

最後更新: 2024/09/01 10:00

分享:

分享:

台灣有專家列出3類不宜使用保鮮紙的食物,提醒市民小心將塑化劑吃進肚內。

【保鮮紙/毒性/塑化劑/塑膠單體/PVC/PVDC/PE/PMP】保鮮紙是不少家庭的必備品,用以隔絕空氣中的水分或細菌、減緩食物變質的速度,雖然在使用上十分方便,但亦有一定的學問。台灣有毒理專家就提醒,使用保鮮紙時應避免包裹3種食物,以免釋出塑化劑,反而危害健康。

最新影片:

台大毒理學研究所陳佳煌博士近日在健康節目《奕起聊健康》中提到,市面上常見的保鮮紙大致上可分為PE、PVC、PVDC及較為耐熱的PMP四類材質,其中PVC及PVDC的延展性較佳,但裡面可能添加了塑化劑,因此使用時要特別小心。

他列出以下3類食物,建議市民不要使用保鮮紙來包覆,否則有可能溶出塑化劑,損害健康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陳佳煌提醒,雖然PE及PMP不含塑化劑,但使用時仍建議套在較深的容器上,避免保鮮紙直接碰觸到食物。此外他亦提到,市面上有一部分保鮮紙以耐熱作為賣點,但它們實際上仍不適合進行高溫加熱,因為加熱過程中有可能會令聚合物的塑膠單體裂解出來,繼而對健康造成危害。

他補充,台灣自2023年7月起已規定禁止使用含有PVC材質的包裝材料,並停止製造及輸入,不過在此日期前生產的PVC保鮮紙就不受規範,因此建議市民選購保鮮紙時可參考製造日期,並仔細查看保鮮紙的材質。至於裝載食物的容器,則建議挑選玻璃或陶瓷材質為佳。

更多相關報道:【食用安全】保鮮紙覆蓋食物易釋出塑化劑? 2款物質忌用1個方法避毒素

同場加映:20款安全密實袋/保鮮袋/保鮮紙

消委會於2019年檢測了市面上共20款密實袋、保鮮袋和保鮮紙,比較各款樣本的價錢、耐熱程度和會否在接觸食物後釋出有害物質等多方面表現,結果全部樣本皆通過測試。以下為完整名單:

點擊圖片放大
+21
+20

全部樣本釋出有害物質未有超過標準

針對釋出有害物質測試,消委會參考歐洲標準,把樣本物料以特定溫度及時間,放置在3種模擬液之中,包括3%醋酸、10%乙醇及油膩食物。結果發現,所有樣本均會釋出有害物質,但同時未有釋出超過標準之雜質;惟「旭化成」和「鑽石」2款保鮮紙釋出之雜質量較高,不過仍在標準合格範圍內。

1款樣本於高溫下縮小達80%

針對耐熱程度測試,消委會把樣本物料剪裁成10厘米乘10厘米尺寸,放置於各樣本所聲稱的最高耐熱溫度環境下10分鐘,觀察物料尺寸和厚度會否出現變化,以及會否因受熱而破裂溶解。結果發現所有樣本均未出現破裂或溶解現象,惟聲稱可於微波爐使用的保鮮紙「TOPVALU」放置於攝氏140度環境下10分鐘後,發現長度和闊度均縮小達80%,厚度則大幅增加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